月球陨石是来自月球的岩石碎片,由小行星或彗星撞击月球表面后溅射到太空,最终坠落到地球形成。它们的外观和特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外观特征
颜色:通常为深灰色或灰黑色,表面可能覆盖深色熔壳(进入大气层时高温熔化形成)。
质地:质地致密,常见角砾岩结构(破碎的岩石碎屑胶结而成)或玄武岩状结构。
结构细节:
冲击熔脉:因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形成玻璃质黑色细脉。
微陨石坑:部分样本表面可能保留月球微陨石撞击的微小凹坑(但坠入地球后可能被侵蚀)。
2. 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以斜长石(白色矿物)和辉石(深色矿物)为主,与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月岩成分高度相似。
独特成分:含月球特有的矿物组合,如低钛玄武岩、高钙辉石,以及极少量的水或氧化铁。
3. 分类
月海玄武岩:来自月球暗色平原(月海),颜色较深,质地类似地球玄武岩。
高地角砾岩:来自月球明亮的高地区域,由不同岩石碎屑胶结而成,颜色较浅。
4. 鉴别方法
实验室分析:需通过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比阿波罗样本数据确认来源。
与地球岩石的区别:无地球水蚀变或生物痕迹,含月球特有的氧同位素比例。
5. 稀有性与科学价值
稀有性:目前全球仅发现约400多块月球陨石,极为珍贵。
研究意义:帮助科学家了解月球地质演化,尤其是未通过阿波罗任务取样的区域。
总结
月球陨石看似普通,但通过专业分析可揭示其月球起源。它们不仅是地外天体研究的窗口,也是探索太阳系历史的“时间胶囊”。若发现疑似陨石,建议联系专业机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