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收费站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在疫情的寒冬与复苏的暖流中持续运转。作为这条高速动脉的“守门人”,我在车流骤降的寂静中坚守岗位,在复工复产的轰鸣里精准服务,用每一次抬杆放行的动作书写责任,用每一句“祝您平安”传递温度。这一年,我褪去了新手时期的生涩,将工作打磨成一本厚重的日记,每一页都印刻着成长与担当。
当消毒水气息取代了往日的汽油味,防护面罩遮挡了微笑,我成了高速公路上的“白甲卫士”。每天200余次收费岗亭消杀、500余次体温检测、上万次口罩提醒,这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任务清单,而是守护司乘安全的承诺。记得元宵节那晚,为运送防疫物资的货车开辟绿色通道时,司机隔着车窗比出的拇指,让凌晨三点的寒风都变得温热。
随着ETC普及率达到90%,收费窗口化作键盘上的芭蕾舞台。我以0.3秒/次的按键速度刷新业务记录,将差错率控制在0.02%的历史低位。当遇到跨省计费*时,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流程,而是化身“行走的费率计算器”,用政策条款与耐心解释化解矛盾,让42起投诉最终转为感谢信上的红印章。
口罩遮住了嘴角弧度,却遮不住眼角的笑意。我发明了“三米目迎”服务法——车辆未停稳时便完成车型预判,司机摇窗瞬间递上票据,让平均服务时长缩短15秒。暴雨夜为滞留旅客送姜汤的温暖,为迷途老人联系家人的细心,这些超越岗位职责的关怀,让收费站变成了旅途中的驿站。
在实行“四班三运转”的特殊时期,我们班组像精密的钟表零件相互支撑。班长老张发明的“错峰用餐表”让岗位永不空缺,小王开发的ETC故障代码速查手册成为全站宝典。当突发团雾导致50辆车滞留时,12名同事化身人形指示灯,用手电筒连成安全通道的场景,至今仍在站务会上被传颂。
8月那场百年一遇的暴雨是最残酷的实战考核。洪水漫过岗亭台阶时,我边操作设备边用对讲机协调铲车救援,在齐膝深的水中坚守6小时。这次经历催生了我的《汛期特情处置手册》,其中“设备防水三步法”被纳入全省高速应急预案,也让那个浑身泥泞却保住所有票据箱的身影,永远定格在年度优秀员工榜上。
每个夜班结束后的更衣室,我都会在仪容镜前驻足片刻。制服上的褶皱记录着白天的忙碌,泛红的指节诉说着票据的清点,但眼中跳动的光点愈发清晰。报名参加收费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像揭开27本工作笔记的封印,那些标记着特殊案例的折页,最终化作领奖台上金灿灿的奖杯。
当2021年的阳光穿透收费岗亭的玻璃,回望这条由365个日夜铺就的高速轨迹,我读懂了“窗口”二字的深意——它不仅是车流交汇的物理空间,更是责任与温情的传递通道。那些在防护服里流淌的汗水、在键盘上起舞的指尖、在困境中紧握的双手,共同编织成中国高速公路网上最坚韧的经纬。站在新年的收费站口,我整了整肩章,因为知道:每一次抬杆,都在开启通往春天的道路;每一声问候,都在延续人间烟火的温度。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