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与川流不息的车流相伴,我的工作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连接着城市的脉络与行者的归途。作为高速公路收费员,每一次微笑、每一笔收费、每一次指引,都是对责任的无声诠释。这一年的时光里,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触摸到了不平凡的意义——既是用数字丈量效率,也是用服务传递温度。
收费窗口是技术与耐心的试炼场。从最初面对复杂车型分类时的慌乱,到如今“一眼辨车型、一秒核金额”的熟练,背后是无数次的模拟练习和操作复盘。例如,新收费系统上线初期,我主动加班学习操作手册,将“车型误判率”从5%降至0.3%。这份精确,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更让司乘感受到“零误差”的安心。
收费员的笑容,是高速公路上最温暖的标志。曾有一位司机因ETC故障情绪激动,我耐心倾听他的抱怨,递上一杯温水,随后快速联系技术员解决问题。半小时后,他离开时的一句“谢谢”,让我明白:服务不是程式化的流程,而是设身处地的共情。这一年,我收到12封表扬信,每一封都提醒我——“微笑”才是化解隔阂的。
极端天气和突发事故是工作中的“高压线”。去年暴雨导致隧道积水,我与同事连夜疏导车辆,用扩音器一遍遍重复绕行路线,嗓子沙哑却不敢停歇。面对滞留司机的焦虑,我主动分发应急物资,甚至用手机帮老人联系家人。那一刻,收费亭不仅是“收钱窗口”,更是危机中的“避风港”。
收费站的运转离不开每个岗位的紧密配合。记得一次系统故障导致人工车道排起长龙,我与监控员实时沟通车流量,引导同事增开备用车道,同时安抚司机情绪。短短20分钟,拥堵化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不是个体的叠加,而是像齿轮一样彼此支撑,才能让庞大系统流畅运转。
工作日志是我最珍贵的“成长档案”。每晚复盘时,我会记录司机的特殊需求、操作中的疏漏,甚至一句不经意的抱怨。比如,有司机提到“收费亭灯光太刺眼”,我立刻提议调整照明角度;发现部分司机对移动支付不熟悉,我制作了简易操作指南贴在窗口。这些细节的优化,让服务从“完成”升级为“完善”。
在车流中书写答案
一年的时光,让我明白:收费员的工作不仅是收与付的机械重复,更是连接人与路的温情纽带。业务能力的精进、服务意识的深化、应急能力的提升、团队协作的默契,以及自我反思的沉淀,共同构筑了这份职业的价值。未来,我仍愿做高速公路上的一盏灯,用专业与温度照亮每一段旅程,让“通行”二字,成为安全与信任的代名词。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