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一座小城依偎着浪花悄然生长。它名为滨海,却并非独立城市,而是江苏省盐城市孕育的“沿海之子”。 这座县城如同镶嵌在黄海西岸的明珠,用滩涂与盐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片咸涩与清甜交织的土地。
展开中国地图,沿着江苏海岸线向北探寻,在盐城与连云港的中间地带,你会与滨海县相遇。这里东濒黄海,西接涟水,南北分别与射阳、阜宁接壤,像极了一位张开双臂的守护者,既拥抱着来自海洋的馈赠,又为苏北平原筑起生态屏障。全县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44.6公里,滩涂湿地面积占县域三分之一,造就了独特的海陆过渡带景观。
时光倒流至清雍正九年(1731年),这片土地还被称为“天赐场”,隶属淮安府盐城县。当地先民“挽海潮以溉灶田,煮波水而成霜雪”,将海水化作粒粒晶莹。1941年抗日烽火中,中国在此建立民主政权;1949年11月,正式设立滨海县。从盐场到县城,这片土地用两百年完成了从生产单元到行政建制的华丽转身。
海风催动着发展的引擎,滨海正打造“三港联动”格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海港吞吐着万吨巨轮,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机械臂精准舞动,现代农业园区的绿色蔬菜直供长三角餐桌。2023年数据显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江苏沿海三分之一,昔日的盐碱地崛起为新能源产业高地。
当暮色笼罩通榆河,悠扬的淮剧唱腔便在水岸响起。作为国家级非遗“滨海淮调”的发源地,这里村村有戏台、镇镇存古戏楼。八滩古镇的青砖墙上,仍可寻见明清时期盐商建造的雕花门楼;正月十五的踩街活动中,非遗项目“滨海灯笼舞”将夜空装点得如同流动的星河,诉说着盐民后裔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站在月亮湾观海平台远眺,咸湿的海风裹挟着机遇扑面而来。滨海正实施“生态+”战略:百万亩生态防护林锁住黄沙,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点亮零碳未来,黄河故道生态廊道串起文旅珍珠链。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县城,正以“绿能港城”的新姿态,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盐田里的袅袅炊烟到风机矩阵的巍峨阵列,滨海县用三百年时光诠释着“向海而生”的真谛。 作为江苏省盐城市不可分割的沿海县域,它既是长三角北翼振兴的关键节点,更是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微观样本。读懂这座小城的过去与未来,就是在丈量中国县域经济破茧成蝶的奋进轨迹。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