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分与标准
常见食品级不锈钢:如304(06Cr19Ni10)或316(含钼),符合中国GB 4806.9-2016或美国FDA标准,强调耐腐蚀性及低重金属析出。
211不锈钢:可能是某国特殊牌号,需确认具体成分(如铬、镍含量是否达标)。若镍含量低于18%(如某些200系不锈钢),耐腐蚀性可能不足,长期接触酸性食物易生锈,导致重金属(铅、镉等)析出超标。
2. 风险提示
酸性环境隐患:若用于餐具、锅具,盛放醋、柠檬汁等酸性物质时,成分不达标的211不锈钢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认证缺失:若产品未明确标注“食品级”或缺乏GB 4806.9认证,建议谨慎使用。
3. 用户建议
查看标识:检查产品是否有“GB 4806.9-2016”或“食品接触用”字样。
优先选择成熟牌号:若无明确信息,优先选用304、316等公认食品级材料。
咨询制造商:直接联系生产商获取材质报告,确认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总结:211不锈钢若未通过食品级认证或成分不达标,不建议作为食品接触材料使用。选购时认准权威认证,保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