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畔,滨海市如同一颗镶嵌于海岸线的明珠,始终以江苏省为母体,依偎在其东部沿海的怀抱中。这座因海而兴的城市,行政上隶属于江苏省,既是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血脉与江苏紧密相连,从历史渊源到现代规划,每一寸土地都刻着“苏”字印记。
滨海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东临黄海,西接盐城市区,南邻南通,北望连云港。从地图上看,它如同一只伸向海洋的手臂,牢牢扎根于江苏版图的东端。地理坐标显示,其中心城区距省会南京约300公里,但通过高铁网络,两小时即可直达,这种“近而不邻”的布局,既保留了滨海作为独立城市的发展空间,又使其深度融入江苏经济圈。
滨海市的行政归属并非偶然。早在明清时期,此地便属淮安府盐城县管辖;民国初年,随盐城划归江苏省。1949年后,因海岸线资源开发需求,滨海县从盐城析出独立设市。尽管名称更迭,其隶属关系始终未脱离江苏。地方档案馆的《滨海志》记载:“自建制以来,赋税上缴、政策执行皆以省府为纲。”历史的车轮,早已将“江苏”二字碾入滨海的基因。
作为江苏唯一的深水港城市,滨海市承担着全省60%的进出口货运量。数据显示,2022年其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其中70%货物来自江苏内陆企业。省连续三年将滨海港列入“沿海开发战略核心区”,投入超千亿元建设临港产业园。一位本地企业家形象比喻:“滨海是江苏伸向海洋的吸管,全省的经济养分通过这里循环流动。”
漫步滨海老城区,江淮官话的尾音在街巷间起伏,与盐城、淮安等地的方言如出一辙。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门楣插艾、包制锥形粽的习俗,与江苏北部民俗完全一致。地方戏曲“淮海戏”在此传承百年,其唱腔曲调与连云港赣榆区的版本仅有细微差异。文化学者指出:“滨海人的身份认知,始终以‘江苏人’为第一标签。”
在行政管理层面,滨海市严格遵循江苏省统一部署。教育系统使用苏教版教材,医保卡与全省通用,就连路灯编号规则都与南京保持同步。2023年防汛期间,省级调配的20台大型排涝设备率先抵达滨海,彰显应急体系的高度联动。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坦言:“我们的政务系统直通省平台,就像神经网络连接着大脑。”
向海而生,因苏而兴
滨海市与江苏省的隶属关系,是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选择。这种归属不仅体现在行政地图的色块划分中,更融入了城市的每一次潮起潮落。明确其管辖归属,既是对区域发展规律的尊重,也为解读滨海市的未来方向提供了钥匙——它将继续作为江苏向海洋进发的先锋,在省级战略的托举下,谱写新的蓝色篇章。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