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基础
1. 运动与力

速度公式:v = s/t (单位:m/s,1m/s=3.6km/h)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法)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二力平衡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增大摩擦(如轮胎花纹)与减小摩擦(如润滑油)的方法。
2. 压强与浮力
压强公式:p = F/S(单位:Pa,帕斯卡)
液体压强:p = ρgh(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ρ液gV排(浮力=液体密度×g×排开体积)
浮沉条件:F浮 > G(上浮);F浮 = G(悬浮);F浮 < G(下沉)。
3. 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F₁L₁ = F₂L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滑轮组:省力倍数由动滑轮个数决定,机械效率η = (G/(G+G动))×100%。
斜面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
二、热学核心
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单位:℃);热量:热传递中转移的能量(单位:J)。
比热容公式:Q = cmΔT(c为比热容,水的c=4.2×10³ J/(kg·℃))。
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无热量损失时)。
2. 物态变化
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晶体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熔点)。
3. 热机效率:η = (W有用/Q总)×100%(汽油机效率约20%~30%)。
三、光学重点
1. 光的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日食、影子)。
光速:真空中3×10⁸ m/s(空气中近似)。
2. 反射与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平面镜成像:虚像、等大、对称。
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3. 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 物距(u) | 像的性质 | 应用 |
||-||
| u > 2f | 倒立缩小实像 | 照相机 |
| f < u < 2f | 倒立放大实像 | 投影仪 |
| u < f | 正立放大虚像 | 放大镜 |
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四、电学与电磁学
1. 电路基础
欧姆定律:I = U/R(单位:A, V, Ω)。
串并联特点:
串联:电流相等,总电压=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并联:电压相等,总电流=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功率公式:P = UI = I²R = U²/R(单位:W)。
2. 安全用电
触电条件: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安全电压:≤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3. 电磁现象
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生磁)。
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N/S极。
电动机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能→机械能)。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机械能→电能)。
五、声学与能量
1. 声现象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340m/s(15℃)。
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材料)的区别。
2. 能量转换与守恒
机械能:动能(运动) + 势能(重力/弹性势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
六、实验题关键
1. 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注意电流表、电压表量程选择。
2. 探究杠杆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3. 凸透镜成像实验:蜡烛、透镜、光屏中心需在同一高度。
七、易错点提醒
1. 单位换算:如1kW·h=3.6×10⁶ J;1m³=10³ L。
2. 物理量混淆:压力(N)与压强(Pa);热量(J)与热值(J/kg)。
3. 惯性误区:惯性是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复习建议:结合错题本巩固薄弱点,熟记公式及适用条件,强化实验操作原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祝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