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印巴争议的核心地区。
争议原因:
历史背景: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归属未定,引发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8)。联合国介入后划定停火线(LoC),印度控制约55%(查谟、克什米尔谷地、拉达克),巴基斯坦控制约35%(阿扎德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战略与宗教因素:克什米尔是印度唯一占多数的邦,对两国民族认同和地区安全至关重要。
现状:频繁交火和武装冲突,尤其是控制线(LoC)附近。2019年印度取消查谟-克什米尔自治地位后,紧张局势加剧。
2. 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
位置:克什米尔东部,世界最高海拔的军事对峙区(海拔约6,000米)。
争议原因:
1949年《卡拉奇协定》未明确锡亚琴归属。1984年印度发起“梅格朵特行动”占领冰川,双方在此驻军。
现状:恶劣环境导致非战斗伤亡(冻伤、雪崩)。2003年停火协议后仍维持军事存在。
3. 瑟尔尼克(Sir Creek)
位置:印度古吉拉特邦与巴基斯坦信德省交界的沼泽性河道。
争议原因:
边界划分涉及海上经济区(渔业和油气资源)。印度主张按河道中线划分,巴基斯坦主张按东岸划分。
现状:外交谈判未果,偶发渔民越界被捕事件。
4. 旁遮普和拉贾斯坦边境
位置:印巴东部边境线。
争议原因:
分治遗留的边界划分问题,尤其是塔尔沙漠地区的模糊边界。
现状:相对平静,但有零星冲突和巡逻对峙。
其他相关因素
跨境恐怖主义: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武装组织(如“军”),巴基斯坦否认。
中印巴三方争议: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中印争议)与巴控克什米尔接壤,使局势复杂化。
关键历史事件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激化。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独立,但西线战事涉及克什米尔。
1999年卡吉尔冲突:巴基斯坦渗透克什米尔控制线,引发局部战争。
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印度报复普尔瓦马袭击,越境空袭巴境内目标。
国际反应
联合国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议,但未有效调解。
美国、中国等大国敦促克制,但地缘博弈影响调解进程。
印巴冲突深植于历史、宗教和战略利益,克什米尔仍是核心桶,局部摩擦和恐怖主义问题使和平进程步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