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证价格像菜市场的萝卜,贵的上万,便宜的几百。"但鲜少有人提及,这张薄纸背后隐藏的陷阱远超想象。有人被低价吸引后层层加价,有人支付全款却收到粗制滥造的假证,更有人因此卷入法律*。揭开这张纸的真实"标价",需要看清四个维度的真相。
普通本科与名校文凭的差价可达十倍。某地下作坊报价单显示:普通院校电子注册备案的"全套服务"约8000元,985高校则需要5万元以上。更隐蔽的是"分期付款"模式——前期支付30%定金制作假学信网截图,待求职单位初步验证后收取尾款。这种定价策略精准抓住了部分求职者"先应付入职"的心理。
自称"教育局内部渠道"的黄牛往往开价2-3万元,而网络小广告中的"快速出证"可能只要2000元。某离职中介透露:高价机构会伪造教育部的防伪水印纸,甚至模拟高校公章的特殊油墨渗透效果;低价服务则直接PS证件照片,连纸质证书都省去。但无论哪种,在学信网2019年升级人脸识别系统后,99%的假证都无所遁形。
看似6800元的"套餐价"实则布满暗坑。有受害者反映:支付基础费用后,对方以"补办学籍档案"加收3000元,又以"制作大学期间获奖证明"索要5000元。更专业的团伙会搭建山寨高校官网,输入假证编号就能显示"毕业信息",这项技术服务的报价高达1.8万元,却可能在网站清查时瞬间失效。
2023年某地*判决显示:购买假证者不仅被追缴违法所得工资12万元,还需承担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3万元罚金。这还不算因此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带来的房贷拒批、子女政审受影响等隐性代价。某人力资源总监坦言:现在大型企业的背调会追溯编号的生成规律,假证根本经不起推敲。
有位销售主管花2.7万元办理假证后,五年间战战兢兢拒绝所有晋升机会,生怕暴露学历造假。这种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抑郁症发作,治疗费用远超当初的"投资"。更残酷的是,当企业启动全员学历复核时,这些潜伏多年的定时总会突然引爆,让人瞬间失去多年积累的职业信誉。
揭开价格迷雾后不难发现:假证的实际成本远超表面数字。它像一颗裹着糖衣的,初期看似解决燃眉之急,实则不断侵蚀着购买者的人生根基。在教育部严打学历造假的今天,正规的、网络教育等渠道反而成为更经济安全的选择——毕竟,任何捷径的标价牌背面,都印着看不见的人生违约金。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