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燃油公司排名
以下是基于技术实力、市场份额、产业影响力等因素整理的全球及中国新能源燃油相关企业排名(截至2023年,供参考):

全球领先企业
1. Neste(芬兰)
全球最大可再生柴油生产商,利用废油脂、棕榈油等生产生物燃料,占据欧洲生物航油市场主导地位。
2. TotalEnergies(法国)
布局生物燃料(如生物航煤)和合成燃料(e-fuels),与多家航空公司合作推进绿色燃料应用。
3. Shell(壳牌,荷兰/英国)
投资氢燃料、生物燃料及碳捕获技术,计划2030年生物燃料产能达200万吨/年。
4. ADM(美国)
全球农业巨头,主导生物乙醇生产,利用玉米等作物生产可再生燃料。
5. POET(美国)
北美最大生物乙醇生产商,年产能超30亿加仑,推动纤维素乙醇技术研发。
6. Valero Energy(美国)
传统石油巨头转型代表,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产能位居全球前列。
7. Renewable Energy Group(美国)
专注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被雪佛龙收购后加速技术整合。
中国重点企业
1. 中粮集团(COFCO)
中国生物乙醇龙头,依托粮食资源生产燃料乙醇,布局纤维素乙醇技术。
2. 浙江能源集团
投资生物柴油项目,利用地沟油等原料生产B5生物柴油,供应长三角地区。
3. 海南椰岛集团
开发非粮生物质燃料,如木薯乙醇,响应国家乙醇汽油推广政策。
4. 中石化(Sinopec)
布局生物航煤,2022年首次规模化生产生物航油并用于商业航班。
5. 恒力石化
规划建设百万吨级生物柴油项目,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绿色燃料。
6. 隆平高科
通过农业科技研发能源作物,为生物燃料提供原料支持。
新兴技术领域企业
Prometheus Fuels(美国)
利用碳捕获技术合成“电燃料”(e-fuels),获特斯拉创始人投资。
HIF Global(智利/国际)
建设大型e-fuels工厂,将绿氢与CO₂合成碳中和燃料。
潍柴动力(中国)
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推动氢能在重卡等领域的应用。
行业趋势与挑战
政策驱动:欧盟ReFuelEU、中国“双碳”目标等政策加速生物燃料替代。
技术方向:二代(非粮生物质)、三代(藻类)生物燃料及合成燃料是重点。
争议点:原料可持续性(如棕榈油砍伐问题)、成本竞争力仍需突破。
建议:如需投资或合作,建议结合具体技术路线(如生物柴油、氢燃料)查阅最新行业报告(如IEA、彭博新能源财经),并关注各国政策动态及企业技术进展。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正快速追赶,但核心技术(如高效催化剂、合成工艺)仍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