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儿"字像一位活泼的小伙伴,总能和其他汉字手拉手组成新朋友。这个简单却神奇的字眼,不仅能变成"儿子""女儿"这样的家庭成员,还能化作"花儿""鸟儿"点缀童谣,甚至摇身变成"这儿""那儿"指引方向。就像搭积木一样,孩子们通过组合不同的字块,逐渐搭建起自己的语言城堡。
儿"字家族里有三个有趣的成员:作为独立字的"儿",作为后缀的"儿",还有作偏旁的"儿"。小同学王雨晨发现,"儿"在"儿子"里是主角,在"花儿"里就像小尾巴,到了"兄"字里又变成了小短腿。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不同形态的"儿",让孩子们用磁铁字卡玩组词接龙,教室里的白板上很快爬满了"婴儿""鸟儿""月儿"这些可爱的词语。
放学路上,张梓萱指着路边的蒲公英喊:"妈妈快看,小伞兵!"妈妈趁机教她"蒲公英儿"的儿化音。在超市里,他们比赛找带"儿"的商品,从"虾仁儿水饺"到"杏仁儿饼干",连收银台的"零钱盒儿"都被发现了。回家路上,爸爸教唱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儿瞧,那儿看,急得团团转。
周三的语文课变成了游乐场。第一关是"儿字叠罗汉",孩子们要用"儿"字造出两字词、三字词,刘浩宇组拼出"小马驹儿"赢得掌声。第二关"儿化音剧场",杨乐乐用布偶表演"小猴儿摘桃儿",逗得大家直笑。最热闹的是"儿歌创作大赛",第五小组把生字编成:"春天到,风儿俏,云朵儿天上飘,小朋友儿地上跳。
书法课上,陈老师握着朱子轩的小手示范:"儿字像个小人儿,先画圆脑袋,再写长腿儿。"练习本上的"儿"字有的歪戴帽子,有的踢着正步。孩子们发明了"儿字体操":站直是"儿",抬腿是"元",转身变成"允"。作业本里藏着惊喜——用"儿"字组词画成的连环画,张美熙的"蚕宝宝变蛾儿"故事获得五颗星星。
通过这场奇妙的文字探险,孩子们发现每个"儿"字组合都是会说话的积木。当李明阳在日记本写下"今天和儿字朋友们玩得真开心",他不仅记住了三十多个新词语,更触摸到了汉字的温度。这些蹦蹦跳跳的"儿"字伙伴,正牵着小朋友们的手,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