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长犹如一艘万吨巨轮的船长,手握通信技术的罗盘,在5G建设、算力网络、智慧社会构建的航道上劈波斩浪。他既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也是数字中国的建设者,用工程师般的严谨与企业家般的魄力,带领这家拥有全球最多用户的通信巨头,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在董事长的战略版图上,中国移动已从传统的通信服务商蜕变为数字经济的使能者。他主导构建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像神经网络般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角落。在珠峰之巅建设5G基站,为科考队提供实时通信;在南海深处铺设海底光缆,架起数字丝绸之路;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将贵州山区的数据中心变成全国算力枢纽。这些看似分散的布局,实则构成了一张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立体网络。
董事长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自主创新"四个大字,这不仅是装饰,更是行动纲领。他推动成立梧桐大数据平台,让数据要素像活水般流动;主导研发的6G*已勾勒出2030年的通信图景;在量子通信领域布局专利超过300项。更令人瞩目的是,他打破传统央企的研发模式,建立起"高校+实验室+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机制,让中国移动的科技创新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
在偏远山村,董事长常常蹲在新建的5G基站下与村民话家常。他力推的"数字乡村振兴计划",已让20万个行政村通上光纤网络。面对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他亲自体验适老化改造服务,推动"银色守护"项目落地。在碳排放方面,他创新提出"绿络指数",将每个基站的能耗可视化,带领企业向着"碳中和"目标稳步前行。这些行动背后,是一位央企掌舵人对"人民邮电为人民"初心的坚守。
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这是董事长在内部会议上常说的话。他打破传统职级体系,建立"揭榜挂帅"机制,让90后技术骨干牵头重大项目;推行"星辰计划",将年轻员工送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构建"技术+管理"双通道晋升体系,让10万名工程师找到职业新坐标。这些改革举措,像春雨般激活了组织活力,培育出一支既懂通信技术、又具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站在元宇宙的门口,董事长已开始谋划新的战略版图。他主导成立的"元宇宙产业联盟",聚集了200余家生态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建设全球最大的中文智能语音数据库;面对6G时代,率先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这些超前布局,犹如在数字世界的无人区插上路标,为中国移动乃至整个行业指明发展方向。
当数字经济大潮奔涌向前,中国移动这艘通信巨轮在董事长的掌舵下,始终沿着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航道破浪前行。从5G基站上的霜雪到数据中心里的代码,从乡村振兴的田埂到元宇宙的虚拟空间,这位数字领航者用实干诠释着央企担当,用创新定义着通信未来。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中国移动不仅铺设着信息高速公路,更在浇筑着智能时代的基石,而这背后,正是掌舵人战略定力与创新魄力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