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中部,有一个名为乐至的县城,它像一颗被绿野环抱的明珠,安静地依偎在资阳市的臂弯里。这里不仅是元帅故里,更以"桑蚕之乡"的身份,在川中丘陵地带书写着独特" />
在四川盆地中部,有一个名为乐至的县城,它像一颗被绿野环抱的明珠,安静地依偎在资阳市的臂弯里。这里不仅是元帅故里,更以"桑蚕之乡"的身份,在川中丘陵地带书写着独特的故事。
从卫星地图俯瞰,乐至县恰好处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中轴线。东接安岳的柠檬园,西邻简阳的机场新城,北靠中江的挂面作坊,南连雁江的柑橘基地。这个位于北纬30°的县城,像一位精明的中间商,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串联起周边特色产业。每当清晨的薄雾从蟠龙湖升起,乐至便开启了一天连接川中各县的物流交响曲。
1998年那个春天,对于乐至县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当国务院批准设立资阳地区时,这个原本属于内江管辖的县城,像即将远行的游子,带着陈毅故居的红色记忆,融入了资阳这个新兴家庭的怀抱。如今站在县城制高点南塔眺望,能看到资阳城区的高楼轮廓,这对"兄弟"的距离,在成资渝高速贯通后缩短到40分钟车程。
我的身份证号"512022"开头的数字密码,暗藏着行政变迁的密码。从北周武帝时期的多业县,到隋朝更名普慈县,再到唐朝定名乐至,这个县城就像不断换装的演员,先后在潼川府、资州、内江地区的舞台辗转。陈毅元帅曾在回忆录里写道:"家乡的衙门换了七块牌匾,但酸辣粉的味道从未改变。"这份历史沧桑,如今凝固在县城文庙的飞檐斗拱间。
作为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乡,我骨子里刻着红色的基因。每年清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在陈毅纪念馆的青铜像前献上黄菊。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座"红色小城"还有着柔软的丝绸情怀——全县20万亩桑田孕育的蚕宝宝,每年吐出可绕地球三圈的丝线。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造就了乐至人既豪爽又细腻的性格。
在成渝双城记的宏大叙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独特舞步。当成都的火锅店飘来乐至黑山羊的香气,当重庆的商场货架摆上"外交家酒",这座县城正用特色农业敲开都市经济圈的大门。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用于养蚕的桑树,如今在生物制药领域焕发新生,这种产业转型的智慧,让海拔只有400米的乐至县,在成渝经济带上拥有了自己的海拔高度。
从地图上的行政归属到现实中的经济互动,乐至县用自身经历证明:县级行政单元的定位不应只是冰冷的隶属关系。这座资阳最年轻的辖县,正在用红色文化铸魂、特色产业塑形、区位优势赋能,在成渝双城记中谱写属于自己的章节。当我们谈论"乐至属于哪里"时,答案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个县城如何在更大格局中找到自身价值的生动样本。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