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
核心争议: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未决,引发两国多次战争(1947-1948、1965、1999年)。目前该地区分为:
印控克什米尔:印度称其为“查谟和克什米尔联邦属地”(2019年撤销其自治地位)。
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称其为“自由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中控阿克赛钦:中国实际控制部分区域(印度声称*)。
现状:两国沿“实际控制线”(LoC)频繁发生交火和炮击,并指责对方支持跨境恐怖主义。
2. 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
争议焦点:世界海拔最高(约6,000米)的军事对峙区。1984年印度发动“梅格朵特行动”抢占战略要地,双方长期驻军,因极端气候导致大量非战斗伤亡。
现状:虽未正式划界,但双方曾尝试协商撤军,进展缓慢。
3. 瑟尔默克(Sir Creek)
争议焦点:印度古吉拉特邦与巴基斯坦信德省交界处的潮汐沼泽地带,涉及约96公里边界划分及潜在油气资源。
现状:划界争议影响印度洋专属经济区划分,双方多次谈判未果。
4. 旁遮普和拉贾斯坦边界
历史冲突: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曾试图夺取印控旁遮普地区,但未成功。
现状:边界相对稳定,但仍为军事敏感区。
其他争议点
卡奇沼泽地(Rann of Kutch):1965年因边界划分爆发冲突,后通过国际仲裁划界,但局部仍存摩擦。
水资源争端:印度在杰纳布河、印度河上游修建水坝(如基申甘加水电站),巴基斯坦指责其违反《印度河水条约》(1960年)。
冲突背景与动态
历史根源:英国殖民时期的“分治方案”遗留宗教(印度教与教)和领土矛盾。
核威慑:1998年两国成为国家,冲突风险加剧。
跨境恐怖主义:印度指责巴支持“军”等组织在克什米尔发动袭击(如2008年孟买恐袭)。
国际干预:联合国呼吁克什米尔问题和平解决,中美等大国呼吁克制,但争议长期僵持。
总结
克什米尔是印巴冲突的核心,其他争议地区(如锡亚琴冰川、瑟尔默克)虽规模较小,但可能成为紧张局势的。两国关系受国内政治、民族情绪及核威慑影响,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