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这些争议源于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主张以及宗教民族矛盾:

1. 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
争议核心:两国均宣称对该地区拥有全部*,1947年印巴分治后爆发第一次战争,联合国介入后划定“停火线”(现称“实际控制线”,LOC),将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印度称“查谟和克什米尔”)和巴控区(巴基斯坦称“阿扎德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冲突历史:1947-1948年、1965年两次印巴战争,1999年卡吉尔冲突均围绕克什米尔。近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反抗和印度安全部队的镇压导致紧张局势持续。
现状:2019年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升级为联邦直辖区,引发巴基斯坦强烈*,双方在控制线附近频繁交火。
2. 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
地理位置:位于克什米尔东部,海拔约6,000米,被称为“世界最高战场”。
争议点:双方未明确划分该地区边界。1984年印度发起“梅格朵特行动”占领冰川大部分区域,巴基斯坦随后驻军对峙。
现状:恶劣环境导致非战斗伤亡(冻伤、高原病)远多于直接冲突。2003年停火协议后仍有零星冲突。
3. 瑟尔奈克河(Sir Creek)
地理位置:印度河入海口处的潮汐河口,涉及约96公里长的边界争议。
争议点:边界划分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上经济专属区及潜在油气资源。印度主张按河道中线划分,巴基斯坦则以1908年地图主张东岸为界。
现状:谈判进展缓慢,渔业和海上安全受此影响。
4. 其他边界争议
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边界:印巴在部分陆地边界(如古吉拉特邦附近)存在小规模争议,冲突频率较低。
恐怖主义与渗透问题: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武装组织(如“军”),巴方否认并反控印度在巴境内煽动分裂。
国际影响与和平努力
联合国角色:1948年联合国决议呼吁克什米尔公投,但未实施。
核威慑:1998年两国核试验后,冲突风险升级为核威胁。
外交渠道:双方通过《西姆拉协定》(1972)和《拉合尔宣言》(1999)寻求和平,但执行困难。
克什米尔仍是印巴冲突的核心,叠加冰川、河流等战略资源争议,使得两国关系长期紧张。尽管国际社会呼吁对话,但历史积怨、国内政治及安全顾虑导致和平进程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