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
1. 可追溯性

保留原始记录痕迹,确保修改后的内容与原始数据可对比(如纸质记录划线签名,电子记录保留历史版本)。
记录修改的时间、人员、原因及修改内容。
2. 完整性
禁止直接删除或覆盖原始记录,需通过标注或版本控制保留变更过程。
3. 权限控制
仅授权人员可修改,并需通过审批流程(如主管审核)。
4. 合规性
遵守行业法规(如ISO、GMP、HIPAA等),确保修改符合法律和内部政策。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明确修改权限
限制修改权限至特定角色(如管理员、审核员),避免随意改动。
2. 记录变更细节
纸质记录:用单线划改,注明修改人、日期及签名,保留原内容清晰可见。
电子记录:启用审计追踪(Audit Trail),自动记录修改人、时间、旧值和新值。
3. 审批与验证
重大修改需经负责人审批,并验证修改后的准确性(如数据复核或系统校验)。
4. 通知相关方
若修改影响其他部门或外部合规要求(如财务数据、医疗记录),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5. 存档与备份
长期保存原始记录及修改日志,防止数据丢失(如云存储、多版本备份)。
三、行业应用示例
医疗记录:遵循HIPAA,使用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追踪修改,禁止覆盖原始诊断。
实验室数据:按GMP要求,错误处需签名并备注原因,保留原始数据备查。
金融记录:符合SOX法案,修改需经双重审批,审计日志留存至少7年。
通过以上措施,可确保记录修改的透明性、合法性,同时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