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素(Phoneme)
定义:音素是语言中能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在汉语中,/b/ 和 /p/ 是两个不同的音素,因为“爸”(bà)和“怕”(pà)的意义不同。
特点:
音素是抽象的语音单位,不直接对应具体的发音符号。
同一音素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实际发音(即音位变体)。例如,英语中的 /t/ 在“top”和“water”中的发音略有差异。
举例:
英语的 /k/ 和 /g/ 是不同音素(如“cat”和“gat”意义不同)。
汉语的 /sh/ 和 /s/ 是不同音素(如“诗”和“思”)。
2. 音标(Phonetic Symbols)
定义:音标是用来记录音素(或具体发音)的书面符号系统。最常用的是国际音标(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特点:
音标是具体的符号,用于标注实际发音。
一个音标通常对应一个音素,但某些复杂语言可能有更细致的区分。
举例:
英语单词“sheep”的IPA音标为 /ʃiːp/,其中 /ʃ/ 表示“sh”音,/iː/ 表示长元音“ee”。
汉语拼音中的“shī”用IPA标注为 /ʂʐ̩/(具体方言可能不同)。
3. 两者的关系
音素是理论概念,音标是记录音素的工具。
同一音素可能对应不同音标:例如,英语中的清辅音 /p/ 在“pin”和“spin”中发音不同(送气与不送气),但都属于同一个音素,用同一音标 /p/ 表示。
不同语言音标系统不同:例如,英语常用IPA,而汉语拼音是一种音标系统,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IPA。
4. 如何读音标?
学习音标需要结合发音部位、方法和国际音标符号对照:

辅音:关注发音位置(如双唇、齿龈)和清浊(声带振动与否)。
例如:/θ/(如“think”)用舌尖轻触上齿,气流摩擦;/ð/(如“this”)发音位置相同,但声带振动。
元音:关注舌位高低、前后和唇形。
例如:/iː/(如“see”)舌前部抬高,双唇展开;/uː/(如“food”)舌后部抬高,双唇收圆。
5. 学习建议
1. 使用IPA图表:对照发音器官图,理解每个音标的发音方式。
2. 多听多模仿:通过母语者发音或工具(如Forvo、词典APP)练习。
3. 注意母语干扰:例如汉语没有/θ/和/ð/,需额外练习。
4. 区分音素与音标:避免混淆“音素的功能性”和“音标的符号性”。
总结
音素是区分意义的抽象单位,音标是记录发音的具体符号。
学习发音时,需结合音标符号和实际口腔动作,理解音素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