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以下是部分带有修辞手法的经典句段及分析:
1. "那雪正下得紧,林冲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第十回)
赏析:以"碎琼乱玉"喻雪,既突出雪的晶莹剔透,又以玉器碎裂的意象暗示林冲命运转折的危机感。
2.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青石边。那大虫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第二十三回)
赏析:用"掀"字将老虎拟作可掀动山石之物,以夸张比喻凸显武松打虎的惊险场面。
"鲁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第七回)
赏析:通过"倒拔垂杨柳"的夸张描写,以违反物理常识的动作凸显鲁智深的神力,塑造"天人"般的豪杰形象。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第十一回)
赏析:四组工整的"主谓宾"结构形成排比,层层递进展现林冲从隐忍到觉醒的心路历程,节奏铿锵如战鼓。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第十六回)
赏析:连用反问句强化矛盾冲突,通过杨志与军汉的对话对比,揭露押送生辰纲队伍中深刻的阶级对立。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第二回)
赏析:以工整的时空对偶,通过"日光"与"花影"的镜像式描写,暗喻王进母子逃亡途中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时间体验。
"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第十一回)
赏析:以"范阳毡笠""獐皮袜"等服饰特征借代林冲的军官身份,通过衣物质地的细节描写暗示其被迫落草前的社会地位。
"那妇人惊得魂魄都没了,只得从实招说:将那时放帘子,因打着西门庆,起意如何……"(第二十六回)
赏析:以"惊得魂魄都没了"将心理恐惧转化为实体消解的通感,通过潘金莲的失魂状态暗示封建礼教对女性精神世界的碾压。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第十八回)
赏析:通过"晁盖是我心腹弟兄"的内心独白与表面斥责形成语言反复,展现宋江忠义人格与官僚身份的矛盾撕裂。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鲁智深"拔柳"显神力),更通过环境描写(如林冲踏雪)实现"景语皆情语"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小说"文备众体"的语言魅力。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