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蜜雪冰城以均价6元的奶茶横扫下沉市场时,无数创业者蜂拥而至。但这座“万店帝国”的光环下,每10家加盟店中,约有2家因选址偏差、成本失控或竞争内卷而黯然退场。这座奶茶界的“拼多多”,正用极致的性价比策略,在加盟商的红海竞争中筛选着最后的赢家。
蜜雪冰城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开店机器,2023年全国门店数突破2.5万家。但每新增一家门店,就意味着半径500米内的既有加盟商要分走10%的客源。在郑州某三线城市商圈,五家蜜雪冰城呈梅花状分布,日均销量从巅峰期的800杯跌至300杯,部分门店的净利润率已跌破8%生死线。
虽然总部宣称单店投资25万起,但实际运营中,房租涨幅和人力成本正悄然吞噬利润。成都某加盟商算过细账:每杯柠檬水的原料成本0.8元看似低廉,但当日均销量低于200杯时,占比18%的人工成本(3名员工月薪1.2万)就会让盈亏天平倾斜。更残酷的是,总部强制要求的季度装修更新,让回本周期从2年拉长到3年。
在蜜雪冰城运营手册里,“黄金三角法则”被奉为圭臬:学校、商圈、社区的三公里覆盖圈。但现实是,武汉某大学城店在开学季日销千杯,寒暑假却跌破百杯,全年利润波动高达40%。而那些盲目跟风开在乡镇市场的门店,常因客群消费频次不足,成为首批淘汰对象。
当蜜雪冰城在抖音创造“你爱我我爱你”的*神曲时,茶饮市场正经历第三次迭代。95后消费者开始追求鲜果茶、低糖健康等新概念,这对依赖植脂末和糖浆的传统产品线构成冲击。某二线城市加盟商坦言:“现在年轻人进店就问有没有牛油果奶昔,但我们菜单三年没大更新了。”
看似稳固的供应链体系,实则暗藏风险。2022年柠檬价格暴涨期间,总部虽承诺锁定原料价格,但将物流损耗率考核从3%提升到5%,变相转移成本。更让加盟商焦虑的是,强制采购的智能收银系统、定制冷藏柜等设备,使初始投资比竞品高出15%-20%。
在这场奶茶行业的“鱿鱼游戏”中,蜜雪冰城用规模效应筑起护城河,却也加速了市场饱和。对于后来者而言,20%的亏本概率背后,实则是选址精准度、成本控制力、运营灵活度的三重考验。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或许只有那些既懂“极致性价比”真谛,又能跳出同质化陷阱的加盟商,才能在这场茶饮马拉松中跑到终点。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