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语言精炼生动,人物刻画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其中不乏精彩的词句和段落。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好词好段:
1.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第七回)
原文:
>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赏析:通过动作描写展现鲁智深的神力与豪气,语言简洁却极具画面感。
2. 武松打虎(第二十三回)
原文:
>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赏析:动词“咆哮”“扑”“跳”等刻画出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凸显武松的勇猛。
3. 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回)
原文:
> “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踏着雪只顾走,看看天色冷得紧切,渐渐晚了。”
赏析:环境描写烘托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悲凉心境,风雪象征命运的压迫。
1. 开篇词(第一回)
>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赏析:以诗词点明全书“”的主题,意境苍凉悲壮。
2. 宋江的“反诗”(第三十九回)
>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赏析:寥寥数句道出宋江的野心与不甘,为后续起义埋下伏笔。
1. 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
原文:
>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赏析:对比手法揭示社会不公,暗示起义的必然性。
2. 李逵背母(第四十三回)
原文:
> “李逵却来井边,心头火起,将石头砸开,抱出娘来,看时,已死了。”
赏析:质朴的语言中透出悲怆,展现李逵粗犷背后的至孝深情。
3. 梁山聚义厅誓言(第七十一回)
> “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异日生死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各无异心。”
赏析:誓言凝聚梁山好汉的忠义精神,成为全书的核心价值观。
《水浒传》中许多词汇至今广为流传:
《水浒传》的语言既有市井俚语的鲜活(如李逵的粗豪骂语),也有诗词的典雅(如人物赞诗)。金圣叹曾评其“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足见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塑造功力。
如果需要具体回目或更详细的解读,可以进一步探讨!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