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代工生产
定义:品牌方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工厂仅负责按单生产。
特点:
工厂不参与产品设计,仅承担生产环节。
适用于无自有生产能力的品牌,如快时尚品牌、电商品牌等。
优势:品牌方掌握核心设计权,成本可控。
风险:工厂利润较低,依赖品牌方订单稳定性。
2.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设计代工
定义:工厂提供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品牌方可直接贴牌销售。
特点:
工厂拥有设计能力,品牌方选择现有设计方案。
常见于中小品牌或跨境贸易(如亚马逊白牌产品)。
优势:品牌方无需设计投入,快速上市。
风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性。
3.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生产
定义:工厂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
特点:
工厂需具备完整的品牌运营能力(设计、生产、营销)。
适用于有市场资源的生产企业转型,如申洲国际、晶苑集团。
优势:利润空间大,品牌附加值高。
风险:需承担市场推广和库存压力。
4. 来料加工(CMT:Cut-Make-Trim)
定义:品牌方提供面料、辅料等原材料,工厂负责裁剪、缝制和后期整理。
特点:
工厂仅赚取加工费,成本风险由品牌方承担。
适合小批量订单或特殊面料加工。
优势:品牌方控制材料品质,工厂轻资产运营。
风险:工厂利润低,依赖人工效率。
5. 包工包料(FPP:Full Package Production)
定义:工厂负责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品牌方仅需下单。
特点:
工厂需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适合标准化产品。
品牌方节省管理成本,常见于中大型订单。
优势:工厂利润较高,品牌方省心省力。
风险:工厂需承担原料采购和库存风险。
6. 联合开发模式
定义:品牌方与工厂共同参与产品设计开发,共享知识产权。
特点:
深度合作模式,双方资源互补。
常见于科技功能装(如运动品牌与材料供应商合作)。
优势:产品创新性强,合作稳定性高。
风险:需明确权责分配,合作门槛较高。
7. 小批量快反模式
定义:工厂通过柔性供应链支持小订单快速生产,缩短交货周期。
特点:
依赖数字化管理(如智能排产、自动化裁剪)。
适合网红品牌、独立设计师品牌试款。
优势:降低品牌方库存风险,响应市场变化。
风险:工厂需高柔性化投入,单位成本较高。
选择加工模式的关键因素
1. 订单规模:大批量适合OEM/包工包料,小批量适合CMT/快反模式。

2. 设计能力:无设计团队可选ODM,有原创需求需OEM或联合开发。
3. 资金与风险:资金有限时选择来料加工,愿承担风险可选OBM。
4. 品牌定位:高端品牌倾向自主把控生产,白牌可依赖ODM。
行业趋势
数字化转型:3D设计、物联网设备应用提升协同效率。
可持续发展:环保材料加工、零废裁床技术逐渐普及。
区域化分工:东南亚承接低附加值订单,中国工厂转向高技工与快反产能。
不同模式各有适用场景,企业需根据自身资源与战略灵活选择,必要时可组合多种模式(如核心产品自主生产,季节性产品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