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语言生动凝练,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好句好段,涵盖人物描写、场景渲染和哲理性表达:
1.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寥寥数笔,以夸张手法展现鲁智深的神力,凸显其豪放不羁的英雄气概。
2. 林冲雪夜上梁山
“那雪下得正紧……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雪紧”既是环境描写,又暗喻人物命运的紧迫感,烘托出林冲从隐忍到决裂的心境转变。
3. 武松打虎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
——动作描写极富张力,哨棒折断的细节既显真实,又为徒手搏虎的惊险埋下伏笔。
1. 风雪山神庙
“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
——以自然环境的肃杀烘托林冲命运的转折,风雪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意象。
2. 浔阳江畔的苍茫
“暮烟横远岫,宿雾锁奇峰。慈鸦撩乱投林,百鸟喧呼傍树。”
——诗化的语言勾勒出江湖的苍茫与孤寂,为宋江题反诗的情节铺垫悲凉基调。
3. 梁山水泊的雄浑
“四面水帘高卷,周围花压朱阑。万顷碧波如镜,三千锦缆似龙。”
——以对仗工整的四六骈文描绘梁山气象,暗喻好汉聚义的壮阔格局。
1. 对命运的慨叹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道尽功臣末路的悲凉,暗示梁山好汉招安后的悲剧宿命。
2. 江湖义气的诠释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
——简洁概括梁山聚义的核心动机,凸显“义”字在乱世中的凝聚力。
3. 人生无常的喟叹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通过阶级对比揭示社会矛盾,语言质朴却直击人心。
1. 李逵的粗豪
“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鸟位”一词活画出李逵的草莽性格,语言直白却充满反抗精神。
2. 鲁智深的率真
“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气力!”
——以酒为媒介,将人物性格与战斗力巧妙结合,幽默中见豪情。
3. 吴用的机敏
“用人之际,不可自相鱼肉。”
——简短一语点破梁山内部矛盾的隐患,展现其军师的冷静与谋略。
1. 开篇词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以超脱之笔点出全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主题。
2. 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
——描绘梁山理想化的乌托邦,成为后世“兄弟情义”的文学典范。
《水浒传》的魅力在于其语言既通俗又典雅,既有市井俚语的鲜活(如“鸟人”“腌臜泼才”),又有诗词歌赋的凝练。这些经典段落或通过白描刻画人物,或以环境渲染命运,或以哲思点题,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血性与悲壮的江湖世界。建议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命运去品味,更能体会其文字背后的深意。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