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简析: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将经霜枫叶与春花对比,展现秋叶的绚烂生命力,适合引导孩子观察枫叶变色现象。
二、《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简析:"红叶稀"生动描绘秋末叶落的稀疏感,可结合自然科学讲解树叶为何在秋季变红脱落。
三、《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特色:虽未直接写叶,但"霜树"暗示满树秋叶凝霜的景象,可拓展到不同树木的秋季形态变化。
四、《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延伸教学:结合"见秋风"联想落叶飘零的场景,体会诗人借秋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五、《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亮点:"白草红叶黄花"用颜色词勾勒秋日植被的斑斓色彩,适合开展秋叶贴画手工课。
学习建议:
1. 带学生收集不同树种落叶制作标本册
2. 组织户外写生观察树叶变色过程
3. 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的秋叶意象(如杜牧的绚烂与王维的萧瑟)
4. 结合科学课讲解叶绿素分解原理
这些作品通过具象的景物描写,帮助孩子建立季节认知与文学审美能力,建议配合实物观察进行沉浸式教学。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