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东方的"汽车棋手",二十年间悄然落子全球,以资本为纽带串联起一张横跨欧亚的品牌版图。从北欧的冰雪荒原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从百年豪车工坊到未来飞行器实验室,吉利集团以令人惊叹的胆识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汽车帝国——这不是简单的外延扩张,而是一场关于产业升维的精密实验。当中国制造遇见全球资源,当传统车企碰撞智能科技,这场始于方向盘的战略革命正在改写世界汽车产业的叙事逻辑。
吉利收购版图的每一笔交易都暗藏玄机。2009年鲸吞沃尔沃看似"蛇吞象"的冒险,实则开启了技术反哺的通道——前者百年安全基因注入吉利研发体系,诞生出CMA模块化架构这样的"技术母体"。收购马来西亚宝腾(2017年)与英国路特斯(同年),则是打开东南亚与欧洲市场的两把钥匙,前者让右舵车市场有了根据地,后者为高性能赛道铺就红毯。而2018年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更是在内燃机与电动化交替的临界点,布下了豪华车市场的先手棋。
当沃尔沃的主动安全系统遇见吉利的智能网联技术,当路特斯的轻量化车身邂逅极氪的电池管理方案,跨国联姻迸发出超预期的技术火花。宝腾工厂引入博越平台后,本地化改进的X70车型半年即登顶马来西亚SUV销冠,验证了技术嫁接的成功模式。更令人瞩目的是,吉利通过技术授权反向输出,将自主开发的浩瀚架构开放给戴姆勒、雷诺等合作伙伴,实现了从技术输入者到输出者的华丽转身。
从平民化的几何到轻奢定位的领克,从极致性能的路特斯到未来主义的极星,吉利系品牌形成金字塔式布局。沃尔沃稳守中高端基本盘,极氪主攻电动智能化,太力飞行汽车则在天际线开辟新战场。这种"多品牌不内耗"的秘诀在于精准定位——就像交响乐团里各司其职的乐器,每个品牌都在特定细分市场奏响最强音,又在供应链、研发端共享和声。
吉利深谙"以资控技,以技促产"的资本哲学。收购戴姆勒9.69%股权时,通过海外主体架构与领子期权策略,既规避了跨国并购风险,又确保了话语权。在伦敦设立前沿技术基金,像雷达般扫描自动驾驶、新能源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将财务投资转化为技术储备。这种"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的操作,让吉利在看不见硝烟的技术竞赛中始终保有弹药库。
当飞行汽车太力TF-1完成首飞,当时空道宇卫星开启天地一体化布局,吉利的棋盘已超越地面维度。在杭州湾畔的"天地一体化"示范区内,卫星导航、路侧智能、飞行汽车正编织三维出行网络。这种超前布局看似冒险,实则是基于对产业变革的深刻洞察——未来的移动出行,注定是海陆空联动的生态战争。
【尾声】
从钱塘江畔走出的这家车企,用二十载收购史演绎了"中国智慧"的全球实践。当外界还在争论"买买买"的得失时,吉利已悄然完成从技术学徒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这些散落世界的品牌明珠,被精心串成价值跃升的产业项链,既见证着中国制造的进阶之路,也预示着一个更开放的全球汽车新时代正在到来。或许正如李书福所说:"汽车产业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永恒的问题。"而吉利收购版图的每一次扩张,都在为这个永恒之问书写新的解题思路。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