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10回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

 2025-09-13  阅读 90  评论 0

摘要:以下是《水浒传》第110回(以120回本为准,此回目为《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的经典词句摘录及感悟分析:
一、好词好句摘抄
1. 景物描写
"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队刀枪,

以下是《水浒传》第110回(以120回本为准,此回目为《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的经典词句摘录及感悟分析:

水浒传110回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

一、好词好句摘抄

1. 景物描写

  • "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层剑戟。"
  • "秋林渡口,野水潺潺;暮霭苍茫,孤鸿嘹唳。"
  • 赏析:寥寥数笔勾勒出秋林渡萧瑟苍凉的景象,"乱芦""怪树"暗喻世道险恶,"孤鸿"象征英雄末路的悲怆。

    2. 人物刻画

  • "燕青心细如发,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 "宋江见雁阵惊散,仰天叹曰:'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
  • 赏析:燕青的精准箭术与宋江的悲悯形成对比,暗示两人不同命运:燕青通透洒脱,宋江困于忠义枷锁。

    3. 命运隐喻

  • "空中数行塞雁,声声嘹亮,当头一只,箭贯其胸,坠于坡下。"
  • "天上一群鸿雁,相次而飞,宋江睹物伤情,潸然泪下。"
  • 赏析:射雁情节是全书重要隐喻。雁阵象征梁山兄弟的离散,孤雁之死预示众好汉的悲剧结局。

    4. 世态炎凉

  •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 "自古权奸害善良,不容忠义立家邦。"
  • 赏析:直接点破朝廷*的本质,揭示招安后梁山好汉"忠义难两全"的困境。

    二、阅读感悟

    1. 英雄末路的悲怆美学

    此回通过秋林射雁的意象,将自然界的哀鸣与英雄的无力感交织。鸿雁本为自由象征,却被燕青射落,暗示梁山好汉招安后如同折翼之鸟,失去初心,终成政治牺牲品。宋江对雁阵的悲悯,实为对自己命运的感怀,充满宿命式的苍凉。

    2. 燕青与宋江的对比

    燕青射雁展露锋芒却无执念,其后悄然隐退,体现道家"功成身退"的智慧;而宋江献俘东京,看似忠君报国,实则深陷权谋漩涡。两人选择映射《水浒传》的核心矛盾:反抗者能否在体制内获得救赎?

    3. 对封建秩序的控诉

    不容忠义立家邦"一句,直指封建统治的虚伪。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从"替天行道"沦为朝廷剿灭方腊的工具,最终鸟尽弓藏。作者借雁阵离散之景,控诉专制制度对人性与道义的摧残。

    4. 文学手法的精妙

    施耐庵善用"以景喻人"手法:秋林渡的暮色、孤雁的哀鸣、寒江的冷寂,共同构成一幅英雄末路的画卷。这种含蓄的悲剧表达,比直写死亡更显震撼。

    三、思想启示

    《水浒传》第110回是全书由盛转衰的临界点。它提醒读者:反抗者的悲剧不在于失败,而在于被体制异化。梁山好汉从聚义时的热血豪情,到招安后的身不由己,揭示了个人理想与时代枷锁的永恒冲突。燕青的清醒与宋江的执迷,至今仍值得深思——在现实困境中,是妥协还是坚守?是殉道还是超脱?这一回给出了一个苍凉却深刻的答案。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qwsh/dd749AD5UUFZbBg.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534秒, 内存占用1.7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