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摘抄和批注

 2025-09-13  阅读 40  评论 0

摘要:摘抄一(第三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原文】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

摘抄一(第三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原文】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水浒传摘抄和批注

【批注】

  • 动作描写:连续"揪""按""踢""踏""提"等动词精准展现鲁达武艺高强,三拳描写层层递进,极具画面感。
  • 感官比喻:用油酱铺(味觉)、彩帛铺(视觉)、道场乐器(听觉)比喻挨打感受,既夸张又贴合市井生活,暗含对郑屠虚伪作恶的讽刺。
  • 人物塑造:鲁达粗中有细,先激怒郑屠使其先动手,再以暴制暴,体现其嫉恶如仇又讲究策略的侠义精神。
  • 摘抄二(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原文】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批注】

  • 环境烘托:"碎琼乱玉"的大雪与破败山神庙构成凄凉意境,暗示林冲命运跌入谷底,与先前八十万禁军教头的风光形成强烈反差。
  • 细节刻画:抖雪、湿衣、冷酒、牛肉等细节展现林冲在绝境中的隐忍克制,为后文爆发埋下伏笔。
  • 叙事节奏:看似平缓的吃酒动作与即将到来的"火烧草料场"形成戏剧张力,体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叙事艺术。
  • 摘抄三(第二十三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原文】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批注】

  • 力量美学:揪、提、打等动作一气呵成,体现中华武术"寸劲"智慧,与西方斗兽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 人性光辉:武松从"三碗不过冈"的固执,到赤手空拳搏虎的勇毅,展现人类在绝境中迸发的原始生命力。
  • 叙事伏笔:打虎壮举既成就英雄威名,也暗喻其未来"打天下不平事"的命运轨迹,为后续"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作人格铺垫。
  • 综合批注要点:

    1. 江湖群像:通过人物个性化动作(鲁达的拳、林冲的枪、武松的棒)塑造迥异英雄形象

    2. 白描艺术:施耐庵善用市井比喻(油酱铺、彩帛铺)消解暴力血腥,体现中国古典小说"文备众体"的特点

    3. 悲剧内核:看似快意恩仇的情节背后,揭示"逼上梁山"的集体宿命,反映宋元时期社会阶级矛盾

    4. 宗教隐喻:鲁智深的禅杖、林冲的雪夜、武松的戒刀等物象,暗含佛家"因果轮回"思想

    建议结合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批注本对照阅读,可深入体会古典小说评点学的精妙。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qwsh/ddb56AD5SW1VQA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636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852秒, 内存占用1.71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