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操作步骤(以微信为例)
1. 开启定位权限:

确保手机已开启GPS或精确定位功能,并在应用设置中允许应用访问位置信息。
2. 进入“附近的人”功能:
打开微信 → 点击“发现” → 选择“附近的人”。
首次使用需授权地理位置,并可能提示“允许获取位置”。
3. 筛选查看结果:
微信默认按距离由近到远排序,但无法手动设置具体距离(如100米)。最顶部显示的用户通常距离最近(可能小于100米)。
部分第三方应用(如Tinder、探探等)支持自定义搜索范围,可在设置中调整“搜索半径”至最小值(如1公里或更小)。
注意事项
1. 定位精度问题:
GPS在开阔区域误差较小(约10-30米),但在室内或高楼区域可能偏差较大(超过100米)。
Wi-Fi或基站定位误差可能更大(100米至数公里)。
2. 隐私保护:
使用“附近的人”功能会暴露自己的位置,结束后建议在微信中点击右上角“清除位置并退出”。
关闭位置权限:在手机设置中禁止应用获取位置信息,可避免被他人搜索到。
3. 应用限制:
多数社交应用(如微信)不提供精确距离筛选(如100米),仅显示由近到远的列表。
如需精准范围,可尝试专业定位工具或行业应用(如商场导购、会展类App)。
替代方案
特定场景应用:
商场、展会等场所可能提供专用App,支持更精准的近距离匹配(如蓝牙或Wi-Fi定位)。
地图工具:
使用地图类App(如高德、Google Maps)的“周边”功能,手动搜索附近用户聚集点(如咖啡馆、活动场所)。
总结
若需查找100米内的附近人,优先选择支持自定义距离筛选的社交应用,并确保开启精确定位。若结果较少,可能是因范围过小或定位偏差,可适当扩大搜索半径。同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位置信息长期暴露。